摄影新视界|新闻摄影网

标题: 【摄影家】“平民永远是我镜头中的主角”——对话摄影家于文国 [打印本页]

作者: 陶明    时间: 2014-11-4 21:20
标题: 【摄影家】“平民永远是我镜头中的主角”——对话摄影家于文国
本帖最后由 陶明 于 2014-11-4 21:22 编辑




(小编按·2014年11月4日)1956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任《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多次担任国内国际摄影奖评委。摄影、通讯以及学术论文曾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另有90多幅新闻作品获国内外评选的等级奖项。

“平民永远是我镜头中的主角”——对话摄影家于文国

(安装矿石原料运输线 上海宝钢 1983年3月)

“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得益于‘既不优越也不闭塞’的成长环境,它使我立志改变命运。”

1956年11月,于文国出生在山东省桓台县滩子村,他父亲原来是国有企业工人后来选择回家种地。桓台县的地理位置不算偏远,虽然贫穷,但可以接触到来自大城市的各种信息,于文国的家庭条件在当时属于一般农户。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得益于那样一个“既不优越也不闭塞”的成长环境,它使他能够在贫穷中不断接受到现代文明信息的激励,从而立志改变命运。

1976年于文国高中毕业,那时高中毕业不能直接升大学,需要回农村劳动两年,然后由公社推荐。当时,他在村里算是知识分子,当了民兵副连长和生产队副队长。年底开始征兵时,他和村里六个人一块儿去验兵,结果只有他一个人通过体检。之后,于文国坐了近一个星期的闷罐车,从家乡来到辽宁省本溪市,到了部队才知道,他是当基建工程兵。

于文国有一个堂哥,会画画,他从小跟着他堂哥学。到了部队,领导看于文国能写会画,又有体育特长,就让他进了部队机关宣传股,在电影组当放映员兼美工。1978年底团里的摄影干事吴忠利转业了,他被选送参加了3个多月的新闻摄影培训后接了吴忠利的班,从此开始了专职摄影生涯。


“记者作为社会良知的代言人和精神产品的创造者,需要守得住平静,耐得住清贫。”


1978年底,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投资项目宝钢一期工程开工,当时的口号是“抢建宝钢”,从全国调集最好的生产单位参与建设。那时于文国有幸作为摄影报道员跟随部队到了宝钢。

在《宝钢战报》,于文国先是做副刊文字编辑,那时报社刚刚创办,没有照相机,为了能接续摄影专业,他自己买了一台旧的海鸥DF-A型照相机,配了一只图丽变焦镜头,拿着去拍。1986年他的获奖作品《在荣誉面前》就是用那台相机拍的。


“我现在出去拍片子心态更平和了,我会尽最大可能让影像本身说话,而不是强加于影像某个观点或者理念。”


“我在拍摄过程中追求几个特点:平民、平等、平和。”

于文国说,吃苦受累是他们的职业特点,如果怕吃苦他就不会当摄影记者。当然,摄影记者有自己更大的快乐。于他而言,没有什么比能够“见证历史和用影像留住历史”更快乐的事情。

于文国是平民出身,摄影对他来说,要坚守的就是草根情结,是对劳动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持续关注 ,因为平民永远是他镜头中的主角。他说,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在拍摄过程中追求几个特点:平民、平等、平和。

(小煤窑矿主与矿工 贵州省 赫章县 1996年6月15日)

“我最看重的是在有限的画面里融进更多的信息。”


(洪水来了 江西省九江市 1998年8月7日)

(一位工人在工具房里看守设备 北京鸟巢建设工地 2007年9月25日)

“抓拍不见得是真的,摆拍也未必都是假的。”



“摄影只是一项技能,只有当这种技能与人类文明事业融为一体时,它才会真正显现出伟大与不朽。”


(石油勘探队 新疆塔里木 2009年3月19日)






“‘坚守职业理想、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公平正义、富于历史担当,不给历史留下空白’是我36年来摄影记者职业生涯的最高追求。”

(转自中国摄影家) 




作者: 时金香    时间: 2014-11-4 22:13
感谢老师,这样的好文章,好纪实,好的学习机会,努力!
作者: 宏军    时间: 2014-11-5 06:24
学习了
作者: 许成红    时间: 2014-11-5 20:23
感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束健    时间: 2014-11-5 20:46
认真品读。
作者: 张向阳    时间: 2014-11-6 09:25
感谢分享,学习
作者: 王祥余    时间: 2014-11-6 09:54
分享学习!
作者: 郭振毅    时间: 2014-11-7 18:26
拍摄在最基层、最前沿!





欢迎光临 摄影新视界|新闻摄影网 (http://photod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