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新视界|新闻摄影网

标题: 【摄影家】华商报李杰作品精选 [打印本页]

作者: 陶明    时间: 2014-11-5 17:27
标题: 【摄影家】华商报李杰作品精选


        李杰,出生于60年代末,华商报新闻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新闻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民进陕西省委出版传媒专门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加入华商报,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报道——神舟系列发射、青藏铁开通、党的十七大召开、北京全国两会及汶川地震等。 有多幅摄影作品——《非典时期的棋迷》、《北京遣送民工》、《地震来了》、《散落田间地头的石头爷》等分别被广东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美术馆收藏。其中,作品《地震来了》,获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铜奖;《新城逼近帝王都》获2012年度人民摄影中国新闻奖……


这几张照片从2003年到2013年,时间跨度十年,是对社会变化的一种记录。十年里,实际上李杰只有6年时间在从事新闻摄影,其它时间都在做幕后工作。摄影是李杰的职业,也李杰唯一的爱好。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放下相机都不是理由。


地震来了(2008年5月12日)



非典时期的棋迷(2003年6月4日)



招待所里的临时产房(2006年6月16日)



新城逼近帝王都(2013年1月25日)



粒粒皆辛苦(2013年1月13日)

【摄影专题精选】

《三线年代的记忆》

从1964年到1980年,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以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国防为主要目的的宏大的经济建设运动,史称“三线”建设。这是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有400万人在党的号召下,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肩扛人挑,用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如今,这些三线工厂,因为国内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已经转产、搬迁,剩下的工厂大都已经破败不堪,留下来人们深深的记忆。


陕西西安,618厂。此厂社会代号为国营西安风雷仪表厂,一位收藏爱好者,收藏了该厂当年的大量有价凭票。当年三线建设的总策划是就是毛泽东。 



陕西凤县,067基地。2012年国庆,李姓小伙和新娘结婚之前,在自家房前留影。他们目前居住的是,60年代三线厂067在此修建的厂房。1981年一场大水,工人搬离之后,他家花钱买了下来。如今,文革标语清晰可见。 



更多详情:http://www.hspic.com/work/detail/id/875.html



《新城逼近帝王都》

中国西安古称长安,又称之为帝王都,有着13朝建都史,放眼田野到处都能见到帝王将相的陵墓。现在长安是西安的一个行政区,其中就葬有明代十四位藩王的陵墓,于是又有西安明十三陵之称。如今,西安城市建设不断扩进,有的楼盘已经逼近了这些藩王的陵墓,有的受到了破坏。亟待合理保护。具体明十四位藩王如下: 1.朱樉 秦愍王 2.朱尚炳 秦隐王 3.朱志恒 秦僖王 4.朱志均 秦怀王 5.朱志潔 秦康王 6.朱公锡 秦惠王 7.朱诚泳 秦简王 8.朱秉欆 秦昭王 9.朱惟焯 秦定王10.朱怀埢 秦宣王 11.朱敬镕 秦靖王 12.朱谊旐 秦敬王 13.朱谊漶 秦敬王之亲弟 14.朱存枢 十四位藩王,十三座陵墓。


朱怀埢
秦宣王。他的墓道附近,正在兴建楼房,渣土已将护墓的石人埋掉了半个身子。 



朱志恒
秦僖王。他的墓冢还在,只是城市扩建的步伐,已经在一天天的逼近。




作者: 许成红    时间: 2014-11-5 18:41
感谢分享,坐沙发学习。
作者: 束健    时间: 2014-11-5 19:00
分享学习。
作者: 张向阳    时间: 2014-11-6 08:56
分享学习
作者: 宏军    时间: 2014-11-6 09:38
分享了。
作者: 王祥余    时间: 2014-11-6 09:51
分享学习!
作者: 郭振毅    时间: 2014-11-7 18:55
向一线摄影记者学习致敬!感谢陶老师编荐!





欢迎光临 摄影新视界|新闻摄影网 (http://photod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